江西同学聚会策划公司 > 新闻动态 > 庆典快讯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六十周年庆典大会

12月16日上午,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六十周年庆典大会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隆重举行,学院师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友齐聚前湖之畔,共同庆祝新闻与传播学院六十华诞。在庄重的奏唱国歌仪式后,本次庆典正式开始。

开幕式

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郭建晖代表省委宣传部到场祝贺并致辞,他希望,借这次院庆激发广大校友感恩母校、怀念母校的情感,激励他们常回江西,宣传江西,传递江西心声,共同引导形成有利于江西发展的舆论环境与社会氛围;精诚合作,传承创新,群策群力,为建设江西、光耀赣鄱做出新贡献。

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郭建晖教授

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恩华教授代表学校致辞,他表达了对新闻系建系六十周年的祝贺,回顾了原江西大学新闻系六十年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并指出六十年来新闻系紧跟时代潮流,建设稳中有进,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就,这离不开学院新闻栋梁和骨干的帮助,更离不开一届届校友院友们所凝聚的社会力量。

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恩华教授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教授围绕“学院文化与学院精神”发表致辞,先从他亲身经历的三个小故事讲起,表达了他对往届院友们共同怀有的浓浓的同学情谊和母校情怀的感动,以及一位位模范教师对新一代新传人的激励和鞭策。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教授

同学们向在场的老前辈们献花之后,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仁圣教授代表老领导、老教师致辞。六十年来,我们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一批批适应社会发展的传媒人才,这正是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品牌力量使然。

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仁圣教授

86级新闻校友、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晓红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饮其流者怀其源”,自己对学院的感恩之情从未消逝,并从业界精英的视角指出了当今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鼓励学弟学妹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智慧、磨练品德、提高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在,面向未来。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晓红教授

98级新闻校友、PE投资人胡威在致辞时讲到,在我们离开学校时,带不走的是课本、是书桌,带走的是知识,是大多数人一生赖以谋生的手段,一份传媒理想和职业担当,是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造就了我们的今天。随后82级新闻校友、新火基金会的筹备组代表、歌华在线董事长刘小宁先生介绍了成立基金的相关情况,并举行了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

庆典大会宣读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30家全国兄弟新闻院系,光明日报、香港镜报、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46家媒体单位,以及全国各地、社会各界院友发来的贺信与贺电。

庆典大会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徐亮主持。他真挚感谢到场的所有院友对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关心与帮助,也对学院更上一层楼,迎接下一个六十年表达了期待与祝福。

庆典期间,学院举办了六场校友论坛,围绕“党媒、央媒的成长路径”、“媒体运营与品牌传播之道”、“新媒体的机会与未来”、“新闻人的转型创业成长”、“新闻人的坚守与坚持”和“新闻理想与责任”六大主题展开探讨。同时还举办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院庆欢迎晚会。新老新传人同台亮相,用“古韵为声,香樟之律”、“初新如故,未来可期”和“传媒之光,筑梦华章”三个篇章的演出向大家展示了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六十年寒暑春秋,凝结梦想光荣”的光辉历程和“弦歌不辍风雨路,薪火相传辉煌篇”的历史底蕴。

分论坛照片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是1958年6月创建的江西大学新闻系,六十年来历经坎坷,期间经过了创建、停办、复办、合并、设院、分系、复院的曲折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初建期(1958—1965)、恢复期(1973—1984年)、发展期(1984—1992)和腾飞期(1993——至今)四个阶段。2014年1月10日,南昌大学重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成为全校院系治理结构改革后首个新成立的学院。同年,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与南昌大学签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在国内具有这项资格的只有23所高校。(供稿:余玉、刘德传、杨晓莉)

庆典大合影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